首页 资讯 正文

高质量发展看中国|一碗“非遗面” 千年传承赋能文旅融合发展

体育正文 23 0

高质量发展看中国|一碗“非遗面” 千年传承赋能文旅融合发展

高质量发展看中国|一碗“非遗面” 千年传承赋能文旅融合发展

央广网德阳6月24日消息(记者 昌思荣(chāngsīróng) 王颖)6月23日,2025年 “万千气象(wànqiānqìxiàng)看四川(sìchuān)” 二季度主题采访活动(huódòng)在德阳市中江县觉慧村拉开帷幕。在这座美丽的(de)小村庄里,一挂挂细长如丝、洁白如雪的手工挂面,承载着千年的饮食智慧与文化记忆,诉说着代代传承的匠心故事。 觉慧村(juéhuìcūn)又名“挂面村”,以四川省级非遗“中江手工挂面制作技艺”闻名,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传承历史,2011年中江手工挂面获批(huòpī)国家地理标志(biāozhì)保护产品。 中江(jiāng)手工挂面宛如“银丝瀑布”(央广网记者 昌思荣 摄) 曾经,中江挂面村多为家庭作坊式生产挂面,传统手工作坊散落分布(fēnbù),生产效率低、品牌意识弱、销售(xiāoshòu)渠道单一。为了(wèile)深入挖掘中江手工挂面的(de)独特价值,中江县持续打造中江手工挂面“5518”品牌,即五大特征、五次(wǔcì)发酵和十八道工艺,通过优化产品包装、提升产品质量(chǎnpǐnzhìliàng),推动中江挂面向高档化转变。如今,“挂面村”家家户户的招牌下都(dōu)有“5518”标识,中江挂面的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,市场认可度不断提高。 “现在我们通过直播的形式,将中江挂面(guàmiàn)的制作工艺展示给大家,很多人都慕名而来,村里的人流量及挂面销售量都有了大幅提升。”中江手工(shǒugōng)挂面工艺传承人告诉(gàosù)记者。 晾晒挂面(guàmiàn)(央广网发 中江县委宣传部供图) 2023年(nián)5月,“挂面村”农文旅融合项目(xiàngmù)被列为中江县15个重点示范项目之首,历时一年,建成了御面街、大师工坊、主题乐园等项目,并将“挂面村”文化与各个产业巧妙串联,推出具有中江特色的文旅活动,融入非遗展示、民俗体验(tǐyàn)、美食文化等元素,不断打造满足游客“吃住行(chīzhùxíng)游购娱(yú)”的全链条(liàntiáo)服务。如今,“挂面村”已逐渐成为中江文旅新地标。 “挂面村”游人如织(央广网发 中江县委宣传部供图(gōngtú)) 千年制面技艺与现代文旅产业的交融碰撞,不仅激活了传统手工艺的生命力,更以独特的魅力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到“挂面(guàmiàn)村”。他们(tāmen)有的通过直播带货、短视频推广(tuīguǎng)等方式,将中江(zhōngjiāng)挂面推向全国乃至海外市场;有的则专注于文创产品开发,将挂面元素(yuánsù)融入(róngrù)到文具、饰品等生活日用品中,深受游客喜爱。除此之外,咖啡厅、小酒馆、甜品店(tiánpǐndiàn)、猫咖等越来越多消费场景出现在“挂面村”,描绘着文旅融合发展的绚烂图景。 “我和(hé)朋友回村开面包店已经一年多了,而在‘挂面村’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还有很多,大家带(dài)着新思想、新技术为村子的发展注入鲜活力量。”返乡创业青年吴健说道(shuōdào)。 眼下,夏至已过,挂面村的匠人们迎来(yínglái)了炎热时节的休息期,家家户户的“银丝瀑布”暂时(zànshí)“闭关”,但在丰富业态的加持下,村内仍是一派欣欣向荣之景(zhījǐng),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。相关数据显示,“挂面村”自试(zìshì)开园以来,已累计接待游客超90万人次。 一碗“非遗面”,让中江县“挂面村”的知名度越来越高。独特的文化魅力与厚重的历史底蕴在(zài)这里交相辉映(jiāoxiānghuīyìng),成为推动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“源头活水(yuántóuhuóshuǐ)”。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(xīnwénxiànsuǒ),24小时报料(bàoliào)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(xiāofèizhě)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(zhuómùniǎo)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声明: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(xíngwéi)我们将追究责任。
高质量发展看中国|一碗“非遗面” 千年传承赋能文旅融合发展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